0-24个月宝贝每月get哪些技能?粑粑麻麻赶快来对照
- 文章来源:东方幸福国际母婴会所
- 所属分类:母婴知识
- 发布时间:2020-10-28 15:23:19
每个宝宝诞生,都承载着粑粑麻麻的希望。有些家长希望宝宝赢在起跑线上,有些爸妈希望宝宝度过愉快的童年。
无论如何,粑粑麻麻一定都希望宝宝能在正常状态下健康发育。所以今天给粑粑麻麻们盘一盘宝宝每个阶段应该掌握的“新技能”~
一、0-3个月大运动——趴
宝宝精神状态正常的情况下,吃完奶二十分钟后操作。第一次锻炼时间为30秒一次比较适合,然后慢慢延长时间。趴的时候让宝宝前臂弯曲,两只小手放在前面,一旦撑不住头部,可以给头部一个保护。
趴着时宝宝会本能地想要抬头,用前臂支撑身体,挺起胸膛。满月后的宝宝趴着或仰卧时可以抬腿踢来踢去。随着月龄增加颈部肌肉力量越来越强,头颈部稳定性越来越好。
这样既可锻炼头颈部、双臂和胸部肌肉的力量,同时四肢也可以得到一定的锻炼,为下一步的大运动发育奠定基础。还可以帮助宝宝排除肠道气体,也可以缓解肠绞痛。

二、3-5个月大运动——翻身
翻身是宝宝可以主动去做的第一个高难度动作,为坐立做准备,需要身体多个位置的肌肉力量配合,宝宝需要更多的练习和尝试。
家长可以通过4种方法训练宝宝:
01、宝宝吃完奶二十分钟后,将Ta仰面放在床上,从后轻轻握着Ta两条小腿,把右腿放在左腿上面,使宝宝的腰自然扭过去,肩也会转一周。
02、让宝宝侧身躺在床上,在身后叫Ta名字,同时可用带声响的玩具逗引,促使宝宝闻声寻找。
03、等这一动作练熟后,再将宝宝喜爱的玩具放在Ta身边,逗引宝宝抓碰。这样,宝宝可能会在抓玩具时,顺势又翻回侧卧姿势。
04、当宝宝能熟练从仰卧位翻成侧卧位后,家长可在Ta翻身抓玩具时,有意识地把玩具放稍远一些,让宝宝顺势翻成俯卧。
翻身可以锻炼腰背部肌肉的力量,及四肢不同部位肌肉的协作能力。同时可以让宝宝通过对自身能力的提升和探索,自主移动身体,激发对事物更大的兴趣。
三、5-7个月大运动——稳坐
宝宝掌握稳坐这个技能后,就可以拥有半直立的体位和视野,还可以解放出双手自由玩耍,对宝宝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长。
粑粑麻麻们可以先让宝宝仰卧,然后握住宝宝的手,将其拉坐起来,有意让宝宝自己用力,家长仅用很小的力,以后逐渐减力,或仅握住家长的手指拉坐起来。
或者给宝宝准备好枕头、靠垫等软硬适中的辅助物品,帮助宝宝靠着物品坐好,但宝宝容易侧滑或歪倒,所以家长不宜离开。靠坐时间不宜太久,初学可坐3-5分钟,熟练后也不宜超过10分钟。
宝宝靠坐熟练后,可以开始稳坐训练。开始时,家长可给予一定支撑,支撑力量可逐渐减少,每日可连续数次,每次10分钟。
稳坐可强壮宝宝的腰背部肌肉,为宝宝解放双手提供支持的身体姿态;其实,稳定的坐立是宝宝小脑平衡系统的第一次重要测试,对以后孩子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育,都非常重要。

四、7-9个月大运动——爬行
爬行既能锻炼宝宝全身肌肉的力量和协调能力,又能增强小脑的平衡感,对宝宝日后学习语言和阅读有良好的影响。身材比例适中的孩子通常爬行最早,越胖则爬行越迟。
爬行初阶,因为力量不足,爬行时间通常1-5分钟之内,一会就会坐下休息,蓄力后再继续。
随着锻炼时间增加,宝宝手臂、腿和背部的肌肉也足够强壮有力,他们会借助膝盖用力推动身体向前移动,动作越来越熟练,速度也越来越快。这时候,要格外注意宝宝的安全问题,危险物品放置到宝宝够不到的地方
五、9-11个月大运动——站立
站立是婴儿第一次以全身直立的姿态面对这个世界,是作为人类幼崽生长最为重要的一个时刻,这个阶段很短。
一切以宝宝的自发能力和需求发展为准。如果宝宝的腿部肌肉以及骨骼力量尚未发育充分的情况下,对婴儿进行站立训练,有导致O型腿的可能性。
六、12-14个月的大运动—学步
行走这个动作需要宝宝肌肉和骨骼力量,以及小脑的发育能力作为基础条件的。过早学步容易导致摔跤,可能对婴儿的身体与大脑的健康安全造成危害。
不建议使用学步车,可能会造成宝宝足内翻或足外翻畸形,还易翻倒而伤害到一些宝宝。
七、15-17个月大运动—独自站立
这个时候,宝宝可以在没有大人帮助的情况下,自己支撑身体从躺或坐的身体姿态转换为站立。这是宝宝在摔倒的时候,必须掌握的技能,原本不需要加以专门的训练,但家长需要记住,尽量不要施以援手,多一些耐心,宝宝自己可以做到的。
八、18-22个月大运动—双脚跳
双脚起跳,家长可以先做给孩子看,引导宝宝模仿,慢慢掌握起跳的动作要领。此项训练需要注意宝宝会不会因失去平衡而面部朝下摔倒,导致面部损伤。
九、23-24个月大运动—上下楼梯
粑粑麻麻可以在上下楼梯的时候牵着宝宝的手一起走,还可以边走边数数。上下台阶的数量慢慢增加,不要因为一次走得过多而劳累,影响宝宝的积极性。
切记防止宝宝突然跳跃导致的家长脱手而摔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