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关注过早产儿吗?
在你的印象中,早产儿都是什么样的呢?
身材瘦小、不易护理......这些都是早产儿的特征。什么样的宝宝属于早产儿呢?我们先来看看对“早产儿”的定义:
早产儿 是指胎龄<37周出生的新生儿,是新生儿死亡发生的重点人群,也是易发生远期健康问题的高危人群。
早产儿还分为两种:低危早产儿和高危早产儿。
低危早产儿:胎龄≥34周且出生体重≥2000克,无早期严重合并症及并发症、生后早期体重增长良好的早产儿。
高危早产儿:胎龄<34周或出生体重<2000克、存在早期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、生后早期喂养困难、体重增长缓慢等任何一种异常情况的早产儿。
对于经历了十月怀胎的艰辛和惊心动魄的分娩过程的妈妈们,唯一希望的就是肚子里的宝宝健康平安。而早产儿是每一个妈妈最揪心的事情。迎来早产儿的妈妈们在月子期间郁郁寡欢,一心牵挂早产的宝宝。
而宝宝的护理,也是早产儿要面临的第一大难关。
在东方幸福,我们接待护理了上万名宝宝,其中早产儿虽占少数,但总有让人牵挂难忘的宝宝,在东方幸福度过第一个人生关卡,顺利“毕业”。这些早产宝宝们如何在护理阿姨们的精心照拂下,平安过关的呢?
东方幸福住过这样一个小宝宝,他刚来的时候,还不到6斤,跟同一时间入所的宝宝相比,他看起来小了好几圈。而在他来到东方幸福的时候,宝妈已经入住两周了。健康顾问和护理阿姨眼看着宝妈日日担心,情绪一度跌落到谷底,饮食上也是食之无味。为了避免这样的情绪影响到宝妈在月子期间的恢复,健康顾问和乳房护理老师每天早晚都来看看她,陪她聊聊天,告诉她:“早产没有那么可怕,这不是你的责任,我们会让宝宝在出所时,跟别的宝宝一样健康。”宝妈眼中泛着光,直至宝宝与她一起入住,她才体会到这句话的分量。
早产儿与正常出生的宝宝不同,在护理上要格外小心,这不仅考验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准,更考验护理人员的耐心。24小时待岗这是不必说的,宝宝的一句轻哼都是闹钟。由于早产宝宝体重轻、体质弱,从喂养到游泳抚触,都需要特别的照顾。母乳是早产宝宝获取营养的最佳来源,护理人员正确引导妈妈母乳喂养,让宝宝有充足的的口粮,尽快赶上其他宝宝的体重和个头。每天2次测量体温,1次游泳加抚触,样样不落下。每天护理人员都对宝宝小心翼翼的进行脐带护理,这些新手妈妈做不来的事,爱玛家都井井有条的安排好。
直到宝宝和妈妈一起出所的时候,他已经像其他小宝宝一样,长到了九斤多。圆乎乎的小脸蛋就是对我们护理水准最好的肯定。
早产儿出院指征
1.出生体重小于2000g或胎龄<34周。
2.虽然出生体重或胎龄超过以上标准,但存在以下任何一种情况都需住院观察:
(1)新生儿窒息,产伤;
(2)体温:异常;
(3)皮肤:发绀、苍白、多血质貌、黄染、出血、水肿表现;
(4)呼吸:呼吸暂停或呼吸困难(呼吸急促、呻吟、三凹征);
(5)循环:心率/心律异常、血压异常、末梢循环不良;
(6)消化:喂养困难、呕吐、腹胀、大便异常、肝脾肿大;
(7)神经:前囟饱满,意识、反应和肌张力异常,惊厥;
(8)需进一步排除或治疗的先天畸形;
(9)监测发现的其他异常,如血糖、胆红素、血常规等异常;
(10)母亲为高危孕产妇:胎膜早破>18小时、产前或产时感染、药物滥用等。